查看原文
其他

1岁的见实这样长起:第一笔钱挣了2000元!

见实 见实 2021-03-30


谢谢你的帮助,见实现在1岁了。


从2018年6月11日那天见实开启日更已经1年整,过去时间,见实所有的数据、拿到融资的喜悦、重大项目的成功,以及跌过的那些坑等,都没有瞒过大家,每一个都曾做过详细分享。


截止今天,见实已经发表了超过400篇文章见实创业1年深聊过的300位创业者和24个系列),其中329篇标记了原创,吸引了305万次阅读,平均每天阅读8400人/次。还被累计分享超过17万人次,累计收藏超过6.5万篇次。这些数据,建立在迄今为止7.5万粉丝的基础上。


今天我们也想和大家聊一聊创业这一年我们走过的历程,那些容易和不容易的事情。


先说容易的吧


见实创办还算顺风顺水。决定出来折腾的第一天,梅花和洛可可给了第一笔启动资金,很快微影资本也投下了500万天使投资。(是的,见实获得了微影资本500万人民币天使投资


速度也算快,阅读量基本到了第二周就走在行业前列。这得益于过往背景:当时决定进入小程序领域时,发现大部分创业团队都是腾讯系创业者、腾讯开放平台合作伙伴,因为过去的工作履历而十分熟悉。因此启动起来略快。


出来创业是源于一个根本判断:


社交网络(今天直接说微信就可以了)每过3年就有一波新的红利释放。2018年-2019年正好是新一波浪潮的起点,未来3-5年有望在此之上诞生新的独角兽。


在当下,新红利几乎等同于独角兽诞生的机会。


过去我们精准地判断了内容的机会、社群的机会,验证了无数自媒体,和社交电商、社区团购等赛道兴盛起来。既然未来有新机会在涌现,是不是我们也可以抓住?


心里痒的难受,就出来寻找新的机会。


不过,起步容易,创业要吃的苦却发现一个都没有拉下过,比如接下来这些。


误打误撞的自媒体


很多朋友看着“见实”都发蒙,奇怪我们怎么去折腾一个自媒体。我们通常会解释说:


见实定位是一家智库型自媒体,关注微信和微信互联网、微生态以及由此衍生的社交玩法和新流量。我们期望自己将散乱的案例和数据,梳理成有体系的方法论。


其实这是源于一个意外。筹备创业时,我们也希望推出对应的产品,不过因故产品遥遥无期。当时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要不要等。我们选择先动手,于是有了“见实”。


只是没有想到,“见实”先走到了今天,而我们规划中的产品还在“规划”中。且对产品的理解和需求,在今天对市场理解越来越深的情况下,早已经变化了多次。(好吧,如果你是产品经理或产品团队,可以考虑加入我们或一起合作,一起实现这个规划,这是一个正式邀约。


在推进“见实”的内容策略中,我们有几个做法今天看来还不错,值得创业者们借鉴:


1、两个重点


密集度、厚度。


直到今天见实都没有推进裂变策略,只是一步一步生产内容,且大部分文章在3500字以上,甚至1w-3w字之间。


这样变态的长文,阅读起来很疲倦,但有个好处,对于筛选高质量用户、行业用户来说,深度长文是最简单的工具,因为只有思考者、从业者才会阅读这些深度文字。他们的分享扩散再度吸引来更多同好。


2、一句话


见实所有的文章,都在围绕这句话而生产:


那件很牛的事情,你们是怎么干成的?”


围绕它的拆分就是具体的选题:哪件事情?怎么牛?什么数据和现象证明牛的?怎么做的?怎么想的?产品和市场、运营是怎么配套的?对比过去,因此发生了什么变化和调整?等等等等。


其实还可以无限拆解下去,且都可以被收纳到具体的环节中去,并相互组合起来。


最理想的状态,是组成一张巨大的行业技能地图。每个用户都可以看到自己所在的层次,及后续进阶的方向和实际案例。


3、一个模型


刚才提及的行业技能地图,在不同案例中则可归类为一个模型。即见实梳理了一个所谓的“五力模型”,虽有借鉴之意,实际上是面对不同团队的深度对话都可以从这个模型中找到出发点。这五力分别是:


产品、运营、行业、时代(PC、APP、微信互联网)、阶段(天使、A轮、B轮、上市等)


通过这五个角度去观察不同团队采取的策略,会发现事半功倍。


第一笔钱挣了2000元


说起来惭愧,我们第一笔收入只有2000块。当时创办不到3个月,合作伙伴主动询问我们,说希望发个内容,问报价多少?


团队内部面面相觑,不知道要不要报价和报多少合适,最后还是合作伙伴主动提出来,说那就2000吧。我们赶紧同意了下来,毕竟那是第一位主动付费的客户,且内容和见实十分贴切。


这让团队精神大振,原来我们商业价值已经被行业认可了啊,我们也可以养活自己了,等等等等,自己补了一大堆戏,总之很兴奋。


在发展中有很多机会自然浮现出来,中间不断尝试,比如:


- 知识付费。见实其实有着自己的IP,《小群效应》、《即时引爆》、《社交红利》是基础,并因为内容围绕的“那件很牛的事你是怎么干成的”那句话,可以组合成很好的内容体系。不过那一会儿暂时放弃了,因为那不是当时团队的重点。直到现在渐渐重启。近期和时间知道、馒头商学院一起,梳理完成了一系列社群大课。今天同步发的二条就在说这个事情。


- FA业务。这也是天然的“见实”的菜。2018年下半年我们组了多个投融资对接会,和帮了几十个团队融资,那时都是免费义务帮忙。后来也没有放大这部分,是因为我们没法变成投融资的专业团队啊!


- 会议。见实在2018年每周都组高质量的大神局沙龙,更在“919”直接开办千人大会,1000张票提前很长时间售罄,2019年4月25日还展开的行业直播吸引了17w人参与。


按理说,举办会议获得收入是个好主意,我们也没有推进。这是担心团队迷失在这些活动中,忘了我们要前往的方向。因此在做的时候,干脆要求沙龙全部免费,大会打平成本即可


中间还尝试了很多玩法和很多机会。现在,我们发现有一个天然契合的收入点,即帮助企业梳理和提炼自己的方法论,这貌似看起来没啥用,但很多团队在做一些非常棒的事情,也不知道为什么棒,未来的延伸点是什么?稍加提炼就是非常好的产品和运营、市场的延伸方向,及内部培训资料,算是一个非常契合的点。


另一个收入点还没明确,仍在探索过程中。那就是当我们聚拢了行业大部分优秀创业者时,很多服务实际上被许多合作伙伴不断要求。


不过难说“终局”。腾讯系出来的创业者总是会互相追问这个问题,比如我就被几个老同事追问过,大家认为,对终局的认知和设定可以让创业不迷失、事半功倍。但是很难回答,至少上面的尝试根本没法回答这个问题。


开始招人时都没人搭理


现在见实有7个小伙伴了。不过最早时招聘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。


当时发出招聘启事,凭借着个人光环,很多小伙伴都说希望加入。真到了面试时就各种打退堂鼓,毕竟是新团队、小事情,让很多人没了兴趣。总之各种大写的尴尬。


还有更大的痛苦,几个经验丰富的猛人加入,也因为各种原因我们没有留住。惋惜的不得了。


反正“吸引牛人”和“招聘”这个关口,我们没有及格,迄今仍在答卷过程中吧,这个真的需要好好检讨下。


同样开心的是,加入的小伙伴们战斗力非常强大,不仅保证了每天的日更,还能以周和月为单位发起各种高质量沙龙、大活动。


期间还碰到其他无数小坑、挫折,基本上大家遇见过的我们一个没少,好在都顺利渡过。简单看,市场对创业者还是偏爱。


行业变的特别快


见实团队内部一直在推进一个工作方式:


想做什么、有什么想法,直接问粉丝问用户。快速询问快速推进。


就像快速迭代和精益创业那样。


现在已经不得不这样做了。一是因为行业新、我们人少。二是因为行业变化太快了,不快速调整不行。


当2017年下半年拉动行业快速爆发后,接近一年时间都是投资高峰期(2017年下半年-2018年上半年),到了2018年末的几个月,行业就冷的非常厉害。


这时,甚至连粉丝增长都变得非常缓慢。刚才提及FA业务我们直接放弃,就是因为这个变化。


也是从那段时间开始,见实的视野从小程序/小游戏,扩展到了整个微信生态,又再度扩展到了新流量这个领域中,观察在以微信为代表的新流量变化中,哪些创业机会如何涌现,新模式和新玩法如何诞生,新收入又如何实现等等。


不过,原本创业时制定的规划,基本没啥用了,完全要跟着变化随时调整。当然,此时的行业,小程序/小游戏所带来的变化已经更加深远,微信生态和新流量也更加值得去看。


还有一个不太好的地方,估计大家也看到了,那就是:


我们文章几乎没有美工。


因为团队人少,就一直没有招募美工,全靠小伙伴自己处理图片,所以基本上见实出去的图片美术都不是很好。这点要承认,因为没做好。


另外,见实这一年粉丝迄今吸引了7.5万粉丝。


从文章开始放出的数据也显示出,从开启日更第一天至今平均每天阅读能达到8400,及每天分享次数超过471次,收藏179次,数据上看,粉丝们特别活跃,且质量特别高。


其中一个重要体现是:在见实,越是烧脑的深度文章,阅读表现反而越好。在公号阅读普遍下滑的今天,见实每篇文章都在3500字以上,甚至有时还变态到1w和3w字。相对应的是,文字量在3000字以上的文章,分享和收藏都很低,二度扩散也非常少。


过去我们分析完这个粉丝群体后,定义为“Leader层”,只有创业者、带部门和带业务的人,才会愿意看这些烧脑和深度的东西。这也是高质量的另一个原因。


只是这个人群太难吸引了。到现在,见实都在坚持两个做法。


一是“一手”。


不发空洞的评论。头条文章要求是一手的,是面对面聊下来的,是自己手动深度体验过的,是大量分析和对比数据后得出的。


二是不做“裂变”玩法。


我们对裂变研究多时,可以说“略懂”,但没有去花精力玩,原因很简单,大部分裂变活动来的粉丝不是目标用户。因此,至少在当下,我们在做活动的时候都主动回避了裂变,而聚焦在质量上。


这带来的结果是,粉丝质量很高,但增长也很慢。成立时团队预期用一年时间吸引15-20万高质量粉丝,迄今只完成了30%-50%进度。好和坏都在这个结果中,后期还要继续努力。


到现在,见实终于1岁了,深度对话过300多优秀团队,发布了400多篇文章,也开展了超过20多场线下活动。如果可能,我们在后续时间跑的更快些。


还有另一个巨大的成就,那就是:


俺们中的某人,胖了10斤。据说是光荣的创业肥。


谢谢群发的现在75176位老铁粉丝的帮助,谢谢你。


我们一起生日快乐!



「推荐:小程序外包 免费换量 小程序大赛 


 ↘庆祝生日的另一大活动

定了!这100位CEO将会一起深聊如下5个话题

见实创业1年深聊过的300位创业者和24个系列


 ↘阅读最高的30篇文章:

100万用户付费每天收入15万:这个小程序挣钱试点一定要看

内测的芝麻鲸选3个月搞定320万用户,每天还有5-6万新增

全民养鲲月入1000万:每天发一个新版,总结了一套底层模型

1400个公号一年收入9亿:城市自媒体变现需关注3个能力


朱啸虎推荐超深度长文:地位即服务——重新审视社交网络

被忽略的市场:二三线城市新媒体下一个变现机会在哪里?

你我您2019年奔向100亿:这个赛道会超越阿里京东和拼多多


爆款《消灭病毒》幕后故事:团队曾亏损900多万差点倒闭

从屡战屡败到2个月获客3000万,这个团队趟出了一套独家方法论

小鹅通这一年:总流水22亿,当初却担心客户不掏4800元


为什么我不看好社区团购

为什么社区团购这么火?高榕零售投资模型一张图说透大赛道

张小龙4个小时深度分享全文在此:这是憋了6年的深度思考啊


融资2个亿的有车以后:我们努力的程度还不够谈寒冬

成立不到1年估值1.5亿,这家公司发现自媒体仍有电商大机会

见实在微信泡了一天,帮你带回20个关键问题的答案


当然,我们是社区团购第一!月流水早已过亿

冯大辉这个人:小程序做到 4000 万,我还是觉得自己是外行

是的,我们连续一个半月每天用户新增100万以上!


2个月获用户1000万,在中高端人群做先试后买一样能快速打穿市场?

流水15亿了!我们终于和收入第一的小鹅通详聊他的增长逻辑

我是野路子,但最高一款小游戏3700万用户,月赚700万!


4天200万用户,每人唱8分钟,唱吧提前验证了小程序另一大可能

这是个悲伤的故事:我们做了800个小程序,无一引爆

今年要赚1个亿,小程序+微信生态怎么帮军武完成这个目标?


4个台湾人,竟把命理测试小游戏做成了估值几千万的大生意

小程序融资1.68亿!加推是怎么搞定那些挑剔顶级投资人的?

月收入过1亿了!这款小游戏CEO终于开口细说自己的产品思考


半年新获用户破1亿,猫眼将流量的大秘密提炼为这几句话

你不知道的是,小程序也在掀巨头的桌子!


 ↘想和大牛1对1深聊?

见实团队招募新伙伴,欢迎加入!


见识他人经验,提高自己实力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